濟南黃河大橋上演保衛(wèi)戰(zhàn)
2009-09-25本報濟南訊 3月13日上午9點多,100 多輛總重均超過 150噸的大貨車,終于在濟南黃河大橋收費站南側掉頭返回,離開這座“ 27歲”的老橋。從凌晨 3時許開始,超過400輛大車要求從這里通行,被交警、武警、路政、防暴、稽查等人員堅決制止、最終勸返,濟南黃河大橋躲過一場“生死劫”。
濟南黃河大橋建成于 1982年,當時設計的最大荷載為 30噸,目前允許通行的最大載荷為 55噸。可是,超載大貨車動輒上百噸,甚至超過200噸,是其通行能力的數(shù)倍,帶來極大安全隱患。
今年1月份有 10086輛、2月份有7027輛超載車,從該橋通過。濟南黃河大橋管理處處長馮承山說,表面上看這些車通行沒發(fā)生什么事,但是其危害都是“隱性”的。一些橋梁專家認為,濟南黃河大橋不僅是老橋,還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危橋”。去年,他們花在維修、治超方面的費用就超過800萬。
2003年我們花費近5000萬元,給橋梁進行了大修,到如今才5年時間。可是,到今年4月份,我們又要組織大修了!”馮承山說,由于超載貨車的日夜碾壓,現(xiàn)在的濟南黃河大橋橋梁多個箱梁出現(xiàn)裂縫,橋面也到了徹底改造的時候。
3月 13日凌晨 2 點多,大量超載車聚集濟南黃河大橋南側收費站,要求從大橋通行,把不足 1公里的路段堵得嚴嚴實實,造成交通完全中斷。這些車輛的數(shù)量超過400 輛,大多是拉砂石料、鋼材的貨車,每輛車的總重都超過 150噸。
這些數(shù)以萬噸計的車隊,如果一起從大橋通過,會形成“共振”,很容易造成橋梁坍塌。馮承山表示,濟南黃河大橋之所以遭遇大量超載車,是因為該橋收費低廉。這些車如果從高速公路跨越黃河,通行費都在 1000元以上,而這里通行費只有區(qū)區(qū)幾十元。
據(jù)記者了解,我省在高速公路實行“計重收費”,在國省道還是實行原來的“按車型收費”,兩者通行費數(shù)額差距非常大,導致大量超載車涌向國省道,甚至涌向低等級農村公路,給這些道路帶來“滅頂之災”。專家呼吁,國省道收費站要同步實施“計重收費”,并且在農村公路同步展開治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