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從“過路站”到“消費新地標”的蝶變——探尋服務區背后的消費提振密碼
2025-03-12在濟南東服務區,來自江蘇的司機張先生將車停靠在換電站,準備為車輛換電,他一邊操作一邊感慨:“以前跑長途最怕進服務區,停車難、充電難、上廁所排隊,現在這里能購物、能逛街,還能給車換電,真是大變樣!”張先生的體驗,折射出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所轄服務區近年來從傳統“過路站”向“綜合消費新地標”的轉型軌跡。作為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改革的先行者,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通過管理革新、硬件升級、業態創新“三駕馬車”,使服務區逐步成為促進區域消費的老地方、新場景。
硬件革命:破解“出行難”,打造出行新標桿
“以往,每逢五一、十一、春節等節假日車流高峰期,服務區匝道入口有時會出現堵車的情況,現在這種情況很少看到了。自2016年開展服務區提升行動以來,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在全國率先完成近140對服務區提升改造,停車位增至4.8萬個,廁位達2.4萬余個,司乘出行變得更加暢通。”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運營管理事業中心主任王治海介紹。
更引人注目的是綠色低碳服務區與新能源基建的超前布局。在青銀高速濟南東服務區,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零碳智慧管控系統、污廢資源化處理系統、林業碳匯提升系統“四大系統”,讓這里成為全國首個“零碳服務區”。濟南東服務區日均發電量達10000KWh以上,遠超日均用電量6000KWh,實現了服務區100%“綠電”供應,并具備“可持續碳中和”的能力。2024年,青銀高速鄒平西近零碳服務區正式運營,成為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打造的第三座近零碳服務區,標志著其綠色低碳服務區建設運營模式已經基本成熟,為后期全面復制推廣、實現服務區綠色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所轄170余對服務區已建成充電槍2406把、換電站51個,新能源車輛“里程焦慮”得到有效緩解,司乘朋友在山東高速上可以暢快出行。
業態破圈:服務區變身“文化會客廳”與“全球購窗口”
走進京臺高速曲阜服務區,漢唐風格建筑群與孔子文化展廳相映成趣,王女士正帶著孩子“對話”孔子:“沒想到服務區成了‘微景區’,孩子在這兒學到了六藝知識,買到了文創產品。”類似的文化賦能案例遍布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所轄服務區:“蒙山沂水”主題臨沂服務區成為臨沂山水的微縮版,“泰山文化”主題泰安服務區將泰山景區“搬”到了服務區,“水滸文化”梁山主題服務區每個業態都能看到小說中的影子,濟青中線一路十域國際風情主題特色服務區讓司乘不出國門就能感受異域風情……“淄聯世界”“鳴陽天下”等5對城市展廳在服務區向天南海北的旅客展現著所在城市的魅力,17對山東高速服務區“山東手造”推廣示范點聯動16市,進駐商家60余戶,簽約企業120余家,讓3400余萬司乘人員領略到了“山東手造”風采。以文化場景驅動商業模式創新,在引導群眾身臨其境感受地方文化的同時,挖掘消費潛力,打造“體驗經濟”,為全省文化產業發展貢獻“高速”力量。
消費場景的延伸不止于文化吸引帶動。在濟濰高速昆侖服務區、青蘭高速沂源服務區,兩個國家AAA級景區的景色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拍照;濟青中線服務區推出“濟青中線旅行護照”,司乘人員可在沿線服務區打卡蓋章,有效提升服務區吸引力和消費黏性,“濟青中線特色文創產品”將沿線城市地標、文化元素等融入設計,深受司乘人員喜愛;濟商高速濟寧服務區的農副產品“助農館”內,曇山綠茶、汶上蘆花雞等100多種具有地域特色的產品,為過往司乘人員購買特色產品提供了新選擇,也拓寬了地方特色產品的銷售渠道,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新支撐;跨境消費同樣火熱,以“分布式倉儲+網絡化配送”為主要特征,濟南東服務區、泰安服務區等30余對服務區引入了“齊魯號·全球購”歐亞班列專營店,為司乘人員帶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千余種特色商品。
管理革新:“六化”轉型與優質服務雙輪驅動
“價格便宜,菜量也足!”在泰安服務區,李女士對服務區的餐飲連連稱贊。據悉,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在2024年對瓶裝飲用水、方便面等50種商品實行同城同價,21種小吃類菜品進行價格上限管控,14對A類服務區開展“平價菜”推廣,形成了價格約束機制,建立了涵蓋160種品牌的服務區品牌庫、299種小吃的山東地方特色小吃庫、88家企業的企企合作庫,累計推出自有品牌10余個,2024年自營品牌實現營收650余萬元。王治海介紹,“2025年,同城同價商品數量將進一步擴大,‘平價菜’將推廣到所轄B類服務區,真真正正帶給過往司乘實惠的價格,優質的服務。同時,持續擴大品牌合作庫,讓更多更優質的、更受消費者喜愛的品牌進入服務區,為旅客提供多樣化消費選擇,讓‘流量’變為‘留量’。”據悉,2024年起,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開始“星級化、品牌化、特色化、標準化、規模化、數智化”轉型之路,從工作流程、人性化配置、品牌引入、地域特色、業態布局、價格約束、智慧賦能等方面進行強化提升,樹立“區域標準化”管理標桿。數據顯示,自2023年,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實行高速公路服務區(停車區)星級評價工作以來,共評選五星級服務區22對,全都由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運營管理。
效應凸顯:年引流3.59億人次,帶動區域經濟“活起來”
數據顯示,2024年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所轄服務區接待司乘達3.59億人次,帶動餐飲、零售等業態營收增長7.78%,服務區成為新增長極。在淄博等地,依托服務區設立的“琉璃展廳”,推動當地琉璃產品銷售額提升約2%;2024年,服務區搶抓關鍵時間節點,依托地域優勢,開展“中東歐美食節”“燒烤節”等特色活動,與多家景區互推資源、協同發展,帶動實現“服務區+”消費收入740余萬元。
2024年9月,由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運營的省內首個開放式“交旅融合”服務區京臺高速臺兒莊大運河服務區正式運營,是省內第一處開通ETC出入口的服務區,司乘可從服務區直接駛入京杭大運河南堤風景旅游大道,直達國家5A級旅游景區臺兒莊古城、微山湖旅游區,輻射周邊景區景點30余處。據了解,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計劃以泰安服務區東區為試點,繼續探索開放式服務區“后門經濟”,依托泰安服務區東區“3+3+3+1”業態布局,發揮周邊泰山景區、九女峰景區、彩石溪景區等資源優勢,打開“后門”對外經營,通過物理隔離的方式,將路域外顧客“引進來”,讓高速路上的客人“走出去”。目前,服務區正在與泰安市相關單位和周邊景區洽談合作,在服務區設置旅游接駁車,打通自服務區至各個景區的旅游通道,形成集吃、住、游于一體的度假新體驗,實現路域內外雙向服務,以開放式服務區“硬聯通”激活區域經濟發展“大循環”。
“服務區不再是封閉空間,而是區域經濟的‘流量轉換器’。”王治海表示,我們已建成40余對特色服務區,未來將試點“服務區+物流集散”“服務區+文旅綜合體”“服務區+商業綜合體”等新模式,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
展望:從“山東樣板”到全國經驗
當前,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正探索“企企聯盟”機制,通過品牌聯動、企業聯動,精準營銷破解發展瓶頸。“我們暢想把服務區逐步轉變成為旅客出行目的地之一,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價值定位正在從出行‘補給站’進階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樞紐’。”王治海展望道。
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的轉型,既是基礎設施“硬實力”與運營服務“軟實力”的雙重升級,更是新時代消費場景創新的生動實踐。當服務區突破傳統功能邊界,其撬動的不僅是消費數據增長,更展現出交通網絡與區域經濟深度融合的無限可能。山東高速服務開發集團將深入融合交通強國、區域發展、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做大做強做優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全面優化推進“交文農旅商能”融合發展,形成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齊頭并進的新格局,為行業發展提供更多“山東經驗”。